广东

党建引领|拆迁安置社区治理——南沙区社会工作“智汇谈”品牌系列顺利启动

2024/10/15 18:5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3万





       为破解拆迁安置社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2024年9月下旬,在南沙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南沙区社会工作协会举办“ 党建引领拆迁安置社区治理 — 南沙区社会工作‘智汇谈’品牌系列顺利启动”。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杰、陈胜、周大鸣、李颖、韦志中


        南沙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沙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周大鸣,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刘静林,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陈杰,南沙区第四届政协委员、南沙区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韦志中及横跨社工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慈善项目四大版块,18位南沙区资深实务工作骨干代表参会,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南沙区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陈胜主持。

        会上以四个环节进行了各方“智汇谈”,一是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沙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周大鸣教授作主题发言;二是由各方资深实务工作者作经验分享;三是由智库专家作建言献策;四是领导进行总结陈词。

        会上参会嘉宾围绕着南沙拆迁安置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低、安置区居民属地管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安置区规划滞后、社区适应、物业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度研讨,本次研讨会将针对南沙区安置社区治理出具分析报告,分析问题、剖析原因,为提升安置社区治理效能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智汇·智库专家面面谈:

借鉴“亚运城”移民安置工程经验,紧跟民心,稳步落实“调研、监测、自治、风控防范“的工作思路。


        周教授介绍了移民安置政策的起源与发展,并结合自身在国内都市人类学研究及人口迁移的丰富经验,分享了其参与广州较大规模城市拆迁的亚运城及大学城等移民安置工程的经验。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沙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周大鸣作主题发言


周教授建议南沙拆迁安置区治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开展充分的调研工作,掌握拆迁安置居民基本情况、入住后可能遇到问题等;

       二是要建立健全问题监测体系,设立议事机制,通过分群体召集安置民开议事会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分类及排序,并主动向安置民征集问题解决方案;

       三是要建立安置区自治委员会,可考虑邀请村民大队长、乡贤精英、宗教方面专业人员等组成,尽可能尊重安置民拆迁安置前的议事方式和决策方式进行社区治理;

      四是要关注社区治理中的风险管控,针对有可能对社区治理局面带来干扰的人,要及时掌握情况及制定应对方案。

      最后,周教授针对安置区可能存在的集体经济收益处置、失地农民就业、村民生活方式变化及公共物业管理等难点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随后,各方资深实务工作者代表展开分享,关于拆迁安置区治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及对策建议。



           18位南沙区资深实务智库代表展开热烈的研讨



智汇·资深实务社工代表面面谈:

结合南沙安置区基层治理现状,从党建引领、安置居民就业、阵地建设、公共空间打造、困境群体关注、社区适应等不同角度,为党建引领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积极建言献策。


       万顷沙镇社工站主任-陈培仪介绍,该站社工以阵地建设、关系维护为切入点,与街坊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结合为安置区居民提供综合式服务场地。同时,社工还在安置区内开展增强关系互动类的服务,积极协助拆迁安置区居民适应新生活。


       黄阁镇社工站副主任-黄敏美介绍,该站社工以党建为引领,每月定期开展党员公益集市、绿色小花园项目及每半年开展社区大舞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慈善基金募款,挖掘社区能人参与活动,培养居民自助互助意识。目前,黄阁镇麒麟新城安置区在社工助力下完成了“麒麟街坊茶馆”公共议事空间打造,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


      珠江街社工站主任-蔡仲慧介绍,该站社工以党员微心愿项目为切入点,整合资源为安置区困难群众提供圆梦行动。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安置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社工还着重培养志愿者队伍,调动社区社会组织力量,恒常在安置区内开展义诊义剪、环境美化等服务。


      横沥镇社工站主任-陈晓红介绍,该站社工围绕安置区居民就业问题、适应问题及拆迁款理财等问题提供了就业培训、反诈骗知识学习等系列服务。同时,社工站还针对安置居民的社区适应困难提供了用火安全、乘坐电梯等系列式跟踪驻点服务。


       南沙区慈善会专职副秘书长-胡芳针对安置区物业无公共维修金及不收取物业管理费等难点问题,提出了社区慈善基金助力安置区物业管理的可行性路径,建议借鉴成都市“社区合伙人定向捐赠+社区基金会委托+信托公司资金受托+物业企业服务执行”的信托模式,实现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资金池的活化。


       南沙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郭伟杰提出,可将志愿者积分制及社区合伙人机制复制到安置区中去,为安置区的志愿服务发展及安置区公共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提供助力。


       南沙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项目主任-杨龙青介绍了南沙区“12345”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建议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能力建设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安置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同时,加强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安置区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资深实务工作者代表分享开展拆迁安置区治理工作的实践经验


        随着各方资深实务工作骨干代表,为党建引领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积极建言献策,智库专家们也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智汇·智库专家面面谈:

要重视调研、了解政策、强化”产学研“协同、提供闭环服务。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杰表示,要重视调研工作及政策动态,用体系化思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民意,为安置区社区治理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刘静林提出,应强化产业、学术与研究的协同合作,积极引导高校学生投身于暑期“三下乡”活动或“夏令营”等社会实践项目,以此为契机,为拆迁安置区的治理工作开拓一条融合实践操作、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的综合路径。


      南沙区第四届政协委员、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表示,做好安置区的工作,关键要做好人的工作,要让居民安居、安心,把人心安抚好。一线工作人员要重点关注社区中有“问题”的人和社区中遇到“问题”的人,提供“预防-干预-跟踪”的闭环服务。


      随着智库专家们的观点汇集,沙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颖对交流会作出了回应,她指出:

      拆迁安置社区治理,要始终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高效整合政府、社会组织、企业、街道、村居、居民等多方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路径,构建多元服务+全员参与+综合管理+居民发展”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为南沙拆迁安置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李颖副部长还强调:

     要以“创新的治理模式”和“专业化的手段”,深入安置区开展调研,全面了解问题并剖析根源,离不开广大的社工实务型人才的力量更离不开社工人才梯队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更要深化并发挥其专业优势,调动安置区内各主体的积极性,以创新方式解决社区问题,提升安置区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形成新的社区治理模式。


       根据《“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到2025年末,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将更加完善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而通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服务,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奉献,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为拆迁安置社区治理提供了宏观的政策背景和支持。


     站在在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核心定位要塞,面对着南沙城市化进程,拆迁安置社区治理要与城市同步发展的当下,南沙社会工作协会将继续砥砺前行,发挥专业优势,探索社工参与拆迁安置区治理的新路径,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开展“智汇谈”品牌系列智库研讨工作,汇聚多元主体智慧与力量,为推动南沙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更坚实的力量!




来源:广州市南沙区社会工作协会




责任编辑:陈慧慧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