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三位一体”公益低偿服务,探社区融合新路径

2025/03/21 11:4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万



2024 年,广州市星空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佛山市桂城街道平西社区社工团队立足社区转型实际,针对新市民语言融入难题、服务需求多样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创新探索出“社工 + 三位一体”公益低偿服务模式。


该模式以粤语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成功打造“粤学越掂”社区粤语班,形成了“多方联动、资源共融、服务可持续”的社区治理新实践。




“三位一体”公益低偿服务模式图


背景与挑战:新市民融合之困


平西社区是典型的农村向城市转型社区,新市民占比超 60%。语言隔阂、文化差异及资源短缺导致社区面临三大矛盾。首先,语言障碍阻碍融入,96% 的新市民因粤语能力不足,在生活、社交中遭遇困难;其次,服务需求多样与资源匮乏,传统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服务难以覆盖亲子教育、文化传承等多元化需求;最后,企业公益与效益难以平衡,爱心企业虽愿支持社区,但缺乏可持续合作机制。



破局之道:“三位一体”公益低偿服务四步走


第一步:搭建“社工+三位一体”服务联盟


以社工为枢纽,联动社区居委、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及社区合伙人(爱心企业/个人),构建资源整合与分工明确的协作体系:  


“社工+社区居委会”,公信力破冰。社工依托社区居委会长期积累的社区动员能力,通过“官方公众号招募”“现场答疑”等形式,消除新市民对收费服务的疑虑。居委牵头组建“粤语班筹备小组”,协调场地使用、居民报名及宣传推广,确保服务落地初期的高效执行。

 

“社工+融爱中心,”资源精准对接。融爱家庭服务中心提供固定教学场地(约80㎡多功能活动室)及基础教具(投影仪、音响、白板、白板笔等),社工根据课程需求动态调配资源。例如,增设“粤语游戏”角,中心结合社区图书馆提供广府文化书籍50余册。  


社工+合伙人,专业赋能服务。引入本地资深粤语教师担任课程主讲师,制定分级教学大纲(含日常对话、童谣、情景模拟等模块);联合爱顿口腔等企业,以“公益赞助+低偿服务”形式提供资金与物资支持,企业负责人也参与课程的设计,增强社区黏性。  

 

老师正在给孩子上课


第二步:公益试水,阶梯式推进付费认知


 通过“体验-转化-深化”策略,逐步扭转居民“公益即免费”的固有观念。


公益体验课,零门槛引流:首期推出免费体验课,内容涵盖粤语基础发音、简单问候语及粤语童谣。社工联合居委通过微信群、社区公告栏、官方公众号等方式招募学员,首堂课吸引68 人(31 对亲子)参与,其中新市民占比 85%。课程设置“亲子互动环节”,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增强家庭参与感。


低偿进阶课,品质与成本平衡:在体验课基础上,推出系统化“粤语基础班”(共 15 学时,学费 300 元 / 人,仅为市场价 1/3)。课程增设“粤语校内沟通场景模拟”“古诗词朗诵”等实用模块,并配套发放《粤语古诗与粤语童谣合集》及课后粤语辅导。付费转化率达 67%,首期班招收学员 21 人。


文化延伸活动,深化服务价值:课程结束后举办“粤语结营仪式”,联系学生所在学校开展“粤语童谣表演”等活动,邀请本地居民与新市民共同参与。在活动上,学员表演了古诗《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赠汪伦》,演唱了《落雨大》《何家公鸡何家猜》等经典童谣。

 

 公益体验课亲子互动场景


第三步:标准化管理,筑牢服务公信力


建立“服务-监督-反馈”全流程机制,确保服务低偿不低质。  


四大服务准则的建立:一是多元性,课程涵盖语言、文化、实践三类内容,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二是专业性,聘请持证教师授课,课程前后开展教学评估;三是精准性,通过问卷定期收集学员需求,动态调整课程(如增设“学校生活”专题);四是时效性,建立“24 小时答疑群”,社工与教师实时解答学员问题。


三方监督机制的建立:在社工侧,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汇总学员反馈(如教学进度、活动建议),形成《优化清单》;在居委侧,监督课程收费与支出明细,确保资金用于教学物资采购及活动开展;在合伙人侧,公开账目流水,企业赞助部分定向用于补贴部分教学助手志愿者。


动态优化迭代:根据学员反馈,将原“单向授课”改为“小组情景互动模拟”,并引入“粤语童谣比赛”“社区导览实践”等互动形式,结课满意度从 75% 提升至 92%。


开班前进行访谈调研


第四步:激活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共赢 


“三位一体”公益低偿服务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居民、社区、企业和社会工作者的多方共赢,为社区融合注入了强大动力。


居民层面:学员李女士(新市民)从最初的“不敢开口”到担任粤语课的助手,实现了自我突破。她还积极带动 10 户家庭加入社区“河小清”志愿服务队,展现了居民从服务受益者到社区建设者的转变,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社区层面:该模式衍生出“粤语小导师团”等子项目,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服务内容,拓展了社区治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层面:爱顿口腔通过赞助课程,不仅获评“社区公益之星”,还实现了品牌咨询量提升 30% 的良好效益。这充分证明了“三位一体”模式能够有效平衡企业的公益投入与商业价值,为企业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可持续的路径。


社工层面:社工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三位一体”低偿公益服务模式》并进行推广,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提升了社工的专业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学员进行社区粤语表演

 

低偿不低质,探索可持续社区服务


平西社区“三位一体”模式以社工为纽带,通过低偿机制平衡公益属性与资源可持续性,实现三大突破。首先,机制创新,公益与低偿阶梯式结合,激活居民付费意愿;其次,社区资源活化,打通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协作链路;最后,文化赋能以语言为媒介,促进新老市民情感共鸣。未来,该模式将持续深化“需求精准匹配、资源高效整合、居民主动参与”的治理路径,为转型社区提供可复制、可持续的“融合样本”。  




责任编辑:陈琪琪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