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换启新程 电亮万家:深圳加速打造全国 “换电之城” 标杆

2025/08/22 12:5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4万


8月22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业内专家、企业代表齐聚鹏城,共同探讨“换电之城”建设。作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600多万辆的超大城市,深圳通过政策先行、技术创新和生态协同,已构建起国内领先的换电服务体系。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会长范炎聪表示,目前深圳换电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自3月21日“换电之城,智享安全”大会召开到今天,全市共新增1001个换电柜,配备约9892个换电仓,15789名换电用户,售出5693辆换电车辆,“换电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深圳对换电产业一直持积极支持态度。2023年7月,深圳就推出全国首部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全链条管理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明确要求新建建筑同步设置充换电设施,优先配建换电柜。设施布局规划上,深圳明确要改造升级1000个集中充电场所,2025年底前为既有小区新增20000个充换电口。政策激励方面,深圳市商务局推出 2025 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间接推动换电车型普及。

在政策护航下,深圳换电产业经历了从规范起步到规模扩张的发展历程。截至2023年底,嘟嘟换电在深圳已建成1300个点位2600个换电柜,1万个换电仓,覆盖罗湖、福田等多个区域;铁塔换电设立1000个点位2000个换电柜,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换电网络。2024 年,深圳换电模式进入创新发展阶段,雅迪联合美团等企业在龙华区劳动者广场启动外卖电动车“钠电以换代充”试点,推动产业向技术升级方向迈进。

目前,深圳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多个特色换电试点。其中,福田区智慧换电公园集智能换充等“五位一体”功能,日服务能力2000余台;坪山区由嘟嘟换电建设3000个换电口;龙华区钠离子电池换电试点则为15万外卖骑手提供安全高效的能源补给。“通过政策引导,深圳核心城区换电站点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5个,基本实现‘下楼就能换电’。”范炎聪说。



据了解,面对产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面对换电之城建设中设施建设需大量资金土地、用户传统充电习惯难转变等挑战,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举办行业大会,成立“换电之城”专业委员会,推动政策宣贯和行业凝聚;发布《电动自行车智能换电车辆通用技术规范》等三项团体标准,加强安全教育,构建全链条安全防线,有效促进了产业规范发展。

整车企业的积极参与让换电生态更加完善。爱玛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在深圳年销售20余万辆,市场存量达70余万。据介绍,该企业在布局生产时就将换电适配性纳入考量,目前20%车型支持换电并在核心区域试点。爱玛电动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换电是前瞻发展策略,能降低用户成本、拓宽门店收入、贴近需求定制产品。目前,爱玛也参与到新国标制定中,积极参与换电标准建设,旗下一些门店也已与各换电公司开展合作,未来将优先选择头部企业共建生态。



换电运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则为产业注入核心动力。深圳长盛泰富科技专注新能源电动车充换电设施投资运营,正深度参与到“换电之城”建设中来。该公司与雅迪合作推广钠离子电池“以换代充”模式。据介绍,在换电站选址上,该公司融合技术与用户体验,采用场景嵌入、动态调度等创新策略,优先布局高需求区域;运营模式上,布设智能换电柜,使用标准化电池包,构建智能调度平台,并提供灵活套餐和电池租赁服务。另外,长盛泰富科技通过多重措施保障换电安全高效。其中,每块电池加装物联网芯片,实时上传参数至云端,通过AI技术预警异常电池;换电柜采用防爆材料和防火隔离仓,配置温控、烟感、灭火装置及断电保护等。



随着政策持续优化、技术不断创新,以及产业链各方的深度协同,深圳“换电之城”建设正朝着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迈进。未来,换电模式将进一步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为绿色低碳出行注入持久动力,让这座城市的出行环境更加宜居、高效。








责任编辑:应星

社区文化网